為了建立一個電子商務流量的閉環(huán),并吸引足夠多的品牌商家、淘商家和線下商家在618前夕落戶和銷售商品,顫音可謂煞費苦心。最近,人們發(fā)現(xiàn)顫音的產品功能被微調,并且“現(xiàn)場內容”加熱模式被添加到現(xiàn)場DOU的傳送選項中。在此之前,實況轉播商只能通過傳送“視頻內容”來加熱實況轉播室,但現(xiàn)在他們可以通過“實況內容”進入實況轉播室,并以付費的形式獲得更多的公共領域流量。體驗如下:當用戶刷“推薦”視頻時,他們可以直接看到主持人的直播內容。由于有明顯的“點擊進入直播室”的入口指引,用戶很容易誤進入主持人的直播室。值得一提的是,當用戶發(fā)現(xiàn)他們不喜歡主持人的直播風格、直播內容或推薦產品時,他們需要點擊“關閉”按鈕返回視頻推薦流。當然,直播內容推送流也會出現(xiàn)在關注流中。這意味著擁有強大直播能力、銷售能力和供應鏈優(yōu)勢的主持人/商家可以跳過“在顫音中制作內容粉”的緩慢路徑,直接選擇放入“直播內容”DOU,并在顫音中快速開始播放。這無疑是另一種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來增加直播室的人氣和普及度,這不同于深化內容、拍攝直播花絮和傳遞“視頻豆”。當然,我個人認為這種傳遞形式的效果是要驗證它是否適合于社會視頻生態(tài)的內容,比如顫音。畢竟,顫音和快速直播電子商務的基礎或本質仍然是“粉絲經濟”,用戶看顫音直播大多是帶著旁觀者的心態(tài),而不是真正的購物心態(tài)。如果它是在沒有“內容”和“信任”的基礎上播出的,用戶很難真正成為粉絲甚至買家。當然,少量高價值的商品、商品控制領域能力強的錨、低價格的無腦消費都不在此討論范圍之內。然而,毫無疑問,這些來自產品和工具的“小”調整旨在降低商家推出的門檻,以便他們能夠更順利地融入并扎根于新的交通平臺。讓我們回顧一下顫音在春節(jié)期間所做的努力,也就是在疫情下,圍繞生態(tài)建設自己的直播電子商務。首先,降低小商店的準入門檻。根據(jù)顫音商店的支持政策,在3月27日至4月27日的一個月內,付費認證企業(yè)的用戶可直接免于購物車中打開1000個粉末的要求。無付費認證的企業(yè)用戶也免除了30w風扇打開商店的門檻,0風扇可以綁定到小商店并打開窗口/現(xiàn)場交付授權。據(jù)觀察,開設門檻為0的商店的政策在今天仍然很普遍。此外,顫音還在四個方面賦予商家權力:交通、產品、運營/活動、課程/培訓。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且不限于:早在二月初,顫音就在網(wǎng)上推出了。
電商動態(tài)
618:電子商務現(xiàn)場顫音的拐點
瀏覽:396 時間:2021-7-19